2016年3月7日 星期一

重組五個基本原則

打太極拳時要注意的地方很多。因為她是把人的身体各個部位合理化、和最大效能化。但如果在開始的階段把每一個動作的要求、都描述得太全面和細緻、初學者不易消化和吸收。

萬變不離其宗、和讓初學者有更大的空間去探索和領悟、初學者可以先掌握太極拳的呼吸緩和、中正安舒、輕慢圓勻、松柔自然、和活潑寫意五個基本原則、留待日后再學習更細化的要領、和鑽研及參考其他博大精深的太極拳論和著述。以下是太極拳五個基本原則的簡單介紹。

呼吸緩和:



呼吸是人類維持生命的最主要功能。太極拳是透過長期進行柔和緩慢、經過精心設計的動作、使練者回復到身心合一的自然本能和狀態、無論在養生、健身或技擊、都非常重要。
柔和緩慢的動作的先決條件、莫過於緩和的呼吸。但最簡單的、往往是人最易忽略的。緩和的呼吸、代表深、長、靜、慢、不徐不疾的呼吸。而人們日常經歷的呼吸模式、往往是短淺或是處於短暫蔽气狀態的。

因為配合其他活動、要求人所有時間都緩和地呼吸、是不切實際的。透過練太極拳時、緩和地呼吸、配合著柔和緩慢的動作、大大增加了練拳時的功效、和有助培養一個日常良好的習慣。

寬鬆的胸腔、配合著緩和的呼吸、會自然而然地做到太極拳經典的氣沉丹田、而不是用力地把氣向下壓、違反太極拳論的原意。气沉丹田是其他姿勢做得正確、配合着緩和的呼吸、假以時日、自然而然達到的一種效果、無須刻意或勉強。



中正安舒:
中正安舒亦不是人們日常處於的狀態。在太極拳體型的美的欄目內說過:〝人無論是步行時看著前面的路,工作的性質是文職或者是體力勞動的,閒時在閱讀或是看著手機,總是長時間低著頭、彎着腰〞。

太極拳要求的中正安舒、有效地把頸項及脊背伸直、增加血液流通、減少神經所受的壓力和軟骨的磨損。

太極拳講究松而不懈、松而不軟、松而不塌。所以松柔自然的同時、要把精神輕松地提起、繼續緩和地呼吸、經常檢視全身是否仍然做到中正安舒。

鄭教授在拳照及視頻展示的中正安舒、是為典範、拳友適宜多觀摩和學習、會幫助日后打出優美而有效的拳架。李小龍迷亦不妨重溫在網上大量李小龍的視頻、觀賞他在博擊時、無論是在靈活跳動、上前退后、出拳或踢腳、頭和上身都不會前俯或后仰、永遠保持著中正安舒的狀態。



輕慢圓勻:
輕、是遵循武禹襄太極拳論的頭兩句〝一舉動,周身俱要輕靈〞的重要提示。輕是導致松柔的有效途徑。身體及四肢的輕、和精神的放松、亦可以使腦部同時得到休息、幫助減低工作壓力帶來的緊張與疲勞。

慢、因為太極拳是一個極為細緻、身心要高度配合的運動、非要慢不能察覺動作的準確性、和太極拳的基本原則是否應用在動作當中。在慢動作當中、又不能刻板呆滯、使太極拳的鍛鍊更富有挑戰性和饒有趣味。

圓、是打太極拳時身體仿佛總是圍繞著一個圓球運轉、身體每個部位都輕鬆柔和地作弧形運動;就像地球環繞着太陽運行一樣、公轉同時自轉、一動無有不動,充滿生機靈動。

勻、是因為人體內有不同的循環系統、包括呼吸、血液、神經、淋巴、和各樣的微循環和新陳代謝系统、勻、配合着輕慢圓的動作、使到人体內的循環和新陳代謝系统、極其高效率地運作、從而提高人的健康。

 

松柔自然:
太極拳主要是一種化僵為柔、幫助人們減除在身體和心理上緊張的運動、做到老子提倡的〝 專气致柔、能嬰兒乎 〞、把身體變成嬰兒般柔軟、作為回復及增進健康的有效辦法。

松柔自然是在行拳時豎直脊柱、兩眼平視、做到中正安舒之后、把精神及全身放松、上身的肌肉和肌腱、毫不著力地依附在骨架上。肩、胸、背、肘、腕、手指和腰都是松開、松柔的。胯是松開自然的。膝是剛好卸去上身重量的一個微曲的平衡狀態。腳踝、腳掌和腳指都自然松開、有如踏在厚厚的地毯上。

長年累月的放松、全身不著力、僵化了的肌肉和肌腱、在緊張消失之后、會變得柔軟、不再和地心吸力對抗、由松轉柔而慢慢有松沉的感覺、全身的關節亦節節鬆開、配合著呼吸緩和、中正安舒、到此境界、您已經由太極拳的大門進入了太極拳的前花園了!

 

活潑寫意:
學習太極拳的過程,有如學習書法和繪畫,要經過古、靈、精、妙四個階段。學習的最初階段是〝古〞古板板、老老實實、遁規蹈矩、一招一式地學習拳式的外形和內涵。在純熟之后,做到打拳時〝靈〞活自如,繼而溶滙貫通,而達到〝精〞通拳式和拳理的境界。 而在妙的階段,就有如狂草的書法和抽象的繪畫,拳式打得活潑瀟洒,心態上輕鬆寫意,用意不用力,享受隨曲就伸、迎風翻掌、出神入化的〝妙〞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